欢迎关注中科湖州应用技术研究院!

把握科技人才成长规律 构建科技创新人才生态

2023-12-20 0

一、科技人才成长的萌发

(一)彰显名师效应,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


  人才萌发期的科技人才正处于汲取知识的重要阶段,仍需接受系统的科研训练和知识积累。名师在杰出人才的培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名师出高徒”现象可以看出,很多获奖者受到过名师指导。一般来说,名师具有比较成熟的科研方法和范式,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导师思维方式的熏陶,能够学习到导师思考问题的独特视角,这对于学生形成自己的科研风格和思维具有很大影响作用。

  为此,学校不但要重视研究生教育,建设高质量师生合作团队对于培育优秀人才也至关重要。从团队负责人的视角出发,科研团队高绩效的形成并不依赖于固定的前因变量组合,青年才俊型负责人和年长智慧型负责人是驱动科研团队高绩效产出的两种模式;不同团队负责人特征属性经过合理组合能够产生多条团队高绩效等效路径。深入挖掘影响团队高绩效的因素,可以为建立高绩效团队提供参考和支撑。

 

(二)尊重科技人才流动规律,促进社会人才的良性循环


  人才流动和人才成长是密切相关的。科技人才通过流动和转型,可以接触到更广泛的科技领域和行业,更好地学习和了解最新的科技发展趋势,提高自己在该领域中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相关研究表明,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中的外国人的流动频次相对中国科技工作者来说比较频繁,这主要与国外的社会环境有关。“聘任制”已经成为世界主要科技发达国家的一种人事制度,这种制度可以保证整个社会人才的畅通流动,既有输出人才的管道,又有接收人才的管道,人才输出与引进在整个社会系统中保持动态平衡。目前,我国科研人员的聘任制和合同制已经在高校实施,但科研人员的聘任制还没有完全成为社会共识,很多科研人员“一次选择定终身”,这种做法既不利于科研机构的新陈代谢,也不利于科研人员自身的发展。因此,只有将“聘任制”或“合同制”上升到国家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层面,在我国科技人才管理领域强力推广,才能保证形成科技人才流动的良性循环,促进科技队伍的新陈代谢,实现知识的有效转移和融合,从而增强整个社会的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鼓励人才流动还要遵循“适度”原则。有研究显示,国际高被引科学家的机构流动频次为2~5次,每经过6~7年更换一个新的工作单位,这种量化研究结果仅仅是一个参考,如何具体确立人才流动的年限尺度,还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学科因地制宜。

  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流动的多样化对全球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和学术界产生了影响。各国政府越来越多地通过基金和人才吸引计划促进学术研究人员的流动,我国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的相关支持国际人才流动的计划也取得了积极成果。通过对影响访问学者高研究绩效因素的研究发现,流动前积极的国际合作对流动后学者产生高研究绩效起到重要影响作用;出访人员的工作机构和访问机构的声誉和学术地位是产生高研究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出访人员较高的科研产出力以及研究访问持续的时间对研究人员产生高绩效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因此,关注促进国际人才流动高绩效影响因素,尊重科技人才流动规律,可以为国家实施人才流动资助计划提供更多参考,促进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科技人才成长的发展期


  人才发展期阶段是指科技人才从能够独立进行课题研究到学术研究趋于成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才的能力迅速发展,逐步建立起相关领域的知识体系,对其专业领域的认识和见解逐渐加深。对于处于发展期的科技人才,应依循科学家成果产出循序渐进的规律,关注科学家知识积累过程。此外,重视该阶段人才的科学合作共生效应,实现合作双方互利共赢目标。

(三)依循科学家成果产出循序渐进规律,关注科学家知识积累过程


  科学家进入职业生涯之后,并非一开始就具备较高的科研成果产出力,而是需要经过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才有可能进入科学贡献的高峰期。高被引科学家不但具有很高的被引频次,同时还具备较高的论文产出力。对科学家发表论文的评价需要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地域采取不同的标准。但无论制定什么样的标准,都不能忽视科学家发表论文的正常生态进程。需要强调的是,即便是杰出科学家,他们在知识积累阶段发表的论文数量也比较少,因此,对于普通科学家来说,知识积累阶段更不能被要求有很高的论文产出数量。值得注意的是,科学家进入发表论文的高峰期之后,并不是保持相同的论文发表速度,既有数量较高的尖峰期,又有数量较少的低谷区,呈现出波动式的发展态势。

  总的来说,科学家成果产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原创性成果的取得也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需要扎实的知识积累和学术积淀。按照上述科学家发表论文的特征来看,科研人员的职称评定是科学研究自然发展的结果。假如职称评定仅以科研人员发表的论文数量作为衡量科学家水平的唯一标准,将不利于科研人员的知识积累。目前,我国已出台相关政策,强调职称评审的核心是要评价研究本身的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不再以论文等相关指标作为职称评审的前置条件和判断的直接依据,论文发表数量、引用情况、期刊影响因子等仅作为参考。此种举措有利于发挥定量指标在同行评议决策中的服务功能,对打造尊重人才成长规律的科技生态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四)关注人才共生效应,实现合作互利共赢


  基于技能、知识、资源等因素的互补性,研究人员之间在其科学生涯中可以建立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这种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的合作称为强关系合作或超级关系合作。研究表明,科学合作中的强关系合作对研究人员的科学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共生的角度可以对此类关系进行深入解读,基于对短期共生度演化元模式的研究发现,科学研究中的超级合作伙伴之间存在“持续引领”“你追我赶”“齐头并进”“引领成长”4种共生合作模式,其中“你追我赶”型超级合作关系比较普遍。研究表明,具有共生关系的科学家之间的合作为双方都带来了更高的科学影响力和产出力。通过对具有共生关系的合作者的职业生涯进行研究还发现,共生效应在双方的职业生涯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如在获得重要奖项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共促共荣”特征。

  产生共生合作现象的原因可能源于三方面:一是在一个紧密的合作群体中进行科学研究可能比单独进行研究获得更大回报;二是紧密的研究联盟能够对新的知识前沿及其挑战作出快速调整;三是紧密合作关系的建立还源于对成本控制、资源共享和技能互补等促进共赢目标的追求。数据表明,平均每25对科研合作关系中就有1对超级关系的存在。共生效应对如何衡量团队环境中的个人成就具有一定启示意义。例如,在对研究人员进行晋升等相关评价时,应该考虑与该研究人员紧密合作者的研究水平;在职业奖励相关评价方面,其紧密合作者的贡献也应该得到支持和承认。此外,研究机构和资助计划应鼓励和构建基于团队合作的研究,并对合作研究成果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以此制定有效的评估和招聘政策。

 人才鼎盛期阶段是指科技人才的产出力和影响力都到达高峰的时期。应高度关注处于鼎盛期的科技人才,加强对鼎盛期科技人才的政策支持和鼓励,同时恪守“能力第一,无年龄歧视”原则。鼓励该阶段的科技人才进行跨学科交流合作,将有助于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让人才在更广泛的领域中获得启发和有所建树。


(五)关注最佳年龄区科技人才,恪守能力第一,无年龄歧视原则


  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工作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综合作用的一种活动。从生理年龄的角度来讲,科学家中年时期具有较高的成果产出力,既是科学家自身生理特征影响的结果,也是知识积累和资源积累的结果。对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和物理学领域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发表论文的年龄分布研究发现,中年时期是高被引科学家论文影响力和产出力的双高期。不同领域高被引科学家论文生产力和影响力的年龄分布存在差异。

  因此,需要加强对处于最佳年龄区科学家的关注,使其能够在宽松的学术环境中进行自由的科学探索。只有加强对处于最佳年龄区科研人员的政策支持和鼓励,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才有可能使最佳年龄区的科研人员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科学成果。需要强调的是,所谓“最佳年龄区”完全是相对而言的,它表示在这个年龄区的科学家做出科学贡献的可能性比较大,但绝对不等于凡是处于这个区域的人都能够做出突出成就。同时,关注处于科学贡献最佳年龄区的科学家,并不等于忽略其他年龄段的科学家。选拔优秀科技人才要坚持“能力第一,年龄无歧视”的原则,只有恪守这一客观公正的人才评价标准,才能真正保证能力较强的科学家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才有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

 

(六)鼓励跨学科交流合作,促进知识融通创新


  从诺贝尔奖获得者取得重大科学发现的规律性特征可以看出,重大科学成果不但可以从本领域的知识体系中产生,也可以通过挖掘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方法来进行创新。对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所在领域进行调查发现,有332名杰出科学家横跨2个研究领域,41名杰出科学家横跨3个研究领域,2名杰出科学家横跨4个研究领域。例如,很多物理学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在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甚至数学领域都有较大的成就;许多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在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临床医学等领域具有突出贡献。杰出科学家的多学科知识背景是其创造力产生的肥沃土壤。科学研究不仅需要研究人员具有本领域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具备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方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可以对科学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为科学家提供多种观察视角和思维方式,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科学家还可以利用本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其他领域的问题。这些都有助于科学家的知识创新。

  另外,我们耳熟能详的基础知识或经典理论,也有可能蕴藏着新的知识生长点,如直接或间接基于X射线重大发现之上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奖成果就有16项,充分显示出经典理论和方法的无穷魅力。因此,不但学科交叉处可以产生出创新成果,经典知识区同样存在重大科学发现的契机。为了增加科学发现的概率,可以从以下两方面作出努力。一是重视通才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既要鼓励学生重视本学科领域的知识学习,也要培养学生相关学科的学习兴趣,有助于他们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寻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二是应当鼓励不同学科科学家的交流合作,促进多学科知识的融通创新。

 


To Top